如何改良「鶴膝」? 高探馬、海底針,順勢縮半步出招。
練毛筆瘦金體之後,才赫然發現「鶴膝」其實是一大亮點,而且愈練愈覺得滋味無窮。
特別是重回硬筆瘦金時,加上這個亮點,哇靠!真的是整個不一樣了!畫龍點睛!沒錯,「鶴膝」這一招,讓原本平平無奇的硬筆瘦金整個亮了起來!
說到這裡,我們又得對「鶴膝」這個名詞再重新定義一下了,因為瘦金體的「鶴膝」對照傳說中八病之一的「鶴膝」,其實是不一樣的。
然而,我覺得這個亮點不必取新名字,沿用舊名很好,因為舊名本來就足以展現它的特性,只不過要換個定義方式而已。
其實「鶴膝」本無罪,庸人自擾之。
傳統中的「鶴膝」被指為筆法八病之一,指的是轉折處過於顯露,形成一坨死疙瘩,如鶴之膝,多了圓圓的一坨,有竹節之姿而無竹節之韻。
我們Google一下丹頂鶴的圖片,看得到它的腳又長又細,而它的膝蓋則圓而粗大,很有特性。人們把點畫線條細柔,而轉折、駐筆處渾圓突出的病筆,稱為「鶴膝」。
經過我實際演練,發現要把「鶴膝」由病筆變為亮點,一點都不難。
要點有二:
其一,轉折處不要提筆藏鋒,橫筆一氣盡,立馬斜點而下,這樣就不會往上產生一個凸塊。不提筆藏鋒,這是瘦金與顏柳的重大區別,之前講很多了,多到已經算是習知技術了。
其二,斜點之後,要縮「半步」後再出招。
為什麼要縮「半步」?這是有學問的!
因為如果縮一整步,從斜點的起點起筆而下的話,這個「鶴膝」果然就真的變成傳統的「鶴膝」了,右邊會出現大大的一坨,看起來就像小嬰兒包著大號尿布,而且你還知道裡頭正好有一坨屎一樣。
如果縮零步,從斜點的終點起筆而下的話,這個「鶴膝」就會徹底消失,病筆固然沒了,但亮點也消失了,這是我們所不樂見的!
所以,結論是,轉角頓筆下拉之際,不是縮一步,不是縮零步,而是縮半步,半步最剛好。
上沿著斜縮半步,才可以有美美的鶴膝實點出來,不大不小,正符合中庸之道。
話說,這「縮半步」的解決方案,我其實是從太極拳中的「高探馬」和「海底針」中悟出來的。
24式太極拳中,「單鞭」之後接「高探馬」,招式連接之際,本來虛步的右腳騰起,向前移半步,接著伴隨著「高探馬」右推掌的動作,右腳這才踩實。
同樣的,24式太極拳中,「玉女穿梭」之後接「海底針」,招式連接之際,本來虛步的右腳同樣騰,向前移半步,接著伴隨著「海底針」右插掌的動作,右腳再度踩實。
以前太極拳隋老師在教「高探馬」和「海底針」這兩招時,我心裡總納悶,右腳騰起成虛步就虛步,幹嘛還要往前縮半步?而且不是一步,不是零步,而是半步!
現在搞懂了,為了重心,也為了美感!還有中庸之道!